六经辨证治疗牛皮癣 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

作者:小新 时间:25-05-11 阅读数:10人阅读

经方加减化裁技巧

经方加减化裁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深入研读原著:经典著作:深入研读《伤寒明理论》、《内经》等经典著作,理解经方的核心病机。原著指导:尤怡等人的著作是入门良师,有助于揭示经方的用药时机与剂量调整的关键。

经方加减化裁的艺术在于精准把握经典与临床的桥梁,仲景智慧的继承与创新。首先,我们需深入研读原著,尤怡等人的著作是入门良师,如《伤寒明理论》和《内经》的章节,它们揭示了经方的核心病机,如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,其用药时机与剂量的调整是治疗成功的关键。

用竹叶石膏汤加减。处方①:生石膏15g(先煎),淡竹叶10g,生栀子12g,麦冬15g,太子参15g,知母10g,白茅根12g,连翘12g,莲子心10g,金银花12g,生薏苡仁30g,黄芩10g,法半夏6g。7剂,水煎服,每日1剂,每日2服。处方②:白鲜皮15g,大黄15g,紫苏子15g。水煎,外用漱口。

加减化裁:合病少阴加炮附子。血虚甚者加当归、鸡血藤。颈项僵痛加葛根。疼痛甚者加川穹。《医宗金鉴》认为桂枝与人参结合,能使气血充足,百骸理顺。人参与桂枝结合,能通行内外而益卫阳,表虚身痛可愈。尤在泾指出,人参味甘温,能固养气,实能生血。血气虚衰,非此不能发挥作用。

煎服事宜:将上述七味药材,以水一斗煮沸,取六升汤液,去滓后加入粳米,待米熟后,汤成去米。温服一升,每日三次。方剂功效:清热和胃,益气生津。方证原文:伤寒解后,虚羸少气,气逆欲吐,竹叶石膏汤主之。

痛甚时,使用细辛或乌头;头痛在巅顶时,使用藁本、蔓荆;如果吐涎,则勿忘加入吴萸。抽掣疼痛时,多为风痰,可使用白附、僵蚕、蝎子研磨。成方应用不可能做到丝丝入扣,灵活化裁在于平时的积累,精确审证,熟悉药性,是最要紧的功夫。药味的取舍应随证施用,加减化裁需有巧思。

宋伯杉:少阳病详细解读和应用

若两感于寒者,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,则头痛、口干、烦满而渴;二日阳明受之,即与太阴俱病,则腹满、身热、不欲食、讝语;三日少阳受之,即与厥阴俱病,则耳聋、囊缩而厥,水浆不入、不知人者六日死。

北京市通州区第三医院的专家介绍

1、康复科以李景元主任为核心,结合传统中医正骨手法与现代康复技术,提供“景元松动疗法”,适用于骨科、神经系统和内脏系统疾病康复。科室设施齐全,包括PT室、景元松动疗法室、OT室、ST室和理疗室,以及针灸正骨室,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治疗。

2、北京市通州区第三医院有着悠久的历史,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65年,当时的名称为通州区次渠卫生院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医院于1992年迁移到了现在的地址。在2006年,得益于通州区台湖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,医院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改扩建工程,总投资达到了5000万元。

3、通州区第三医院前身为通州区次渠卫生院,医院于1965年建院,1992年迁入现址,2006年在通州区台湖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帮助下,投入5000万进行医院改扩建工程,2009年12月28日医院业务大楼正式落成,2010年1月2日正式对外开展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