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树果如何治疗银屑病 喜树碱软膏治银屑病效果

作者:小新 时间:25-07-30 阅读数:5人阅读

喜树果临床应用

喜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,主要用于治疗胃癌、结肠、直肠癌以及多种癌症类型,如肺癌、食道癌、淋巴肉瘤、膀胱癌、恶性葡萄胎、绒毛膜上皮癌、头颈部癌肿中的圆柱瘤型腺癌、白血病等。观察结果显示,用药2~4周后,多数病例症状得到改善,如食欲增加、体重增长、肿块缩小或钡餐检查显示病灶变小。

喜树果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类型,包括但不限于胃癌、结肠直肠癌、肺癌、食道癌等,同时也在银屑病、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及蕈样霉菌病的治疗中显示出疗效。

喜树,特别是珙桐种,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,特别是在治疗多种癌症方面。其中,喜树碱(CPT)针剂静脉注射被广泛应用,每日剂量为5至10毫克,一个疗程为140毫克。在如上海地区,44个临床单位对951例各种癌症患者进行了治疗,数据显示胃癌患者435例,其中显效70例,有效195例,无效170例。

喜树果的功效是可以清热、解毒、散结、消肿。临床上可以通过喜树果治疗一些特别难治性的疾病,像对于恶性肿瘤就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,主要是针对于食道癌、胃癌效果更加的明显。喜树果在临床中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细胞,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效果。

喜树果植物

喜树果是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果实。以下是关于喜树果的详细介绍:学名与别名:学名Fructus Camptothecae Acuminatae,又称Common Camptotheca Fruit,别名包括千丈树、水栗子、天梓树。植物特征:喜树是一种落叶大乔木,叶片互生,呈卵状长方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718cm,宽510cm。花单性同株,形成球形头状花序。

喜树果是中国特有的植物果实,是传统药用植物,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。这些地区包括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等地。在这些区域,因其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比较利于喜树的生长,所以当地也有使用喜树果入药的传统。

喜树果,学名Fructus Camptothecae Acuminatae,又称Common Camptotheca Fruit,别名千丈树、水栗子、天梓树。它来源于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.的果实。喜树是一种落叶大乔木,其叶片互生,呈卵状长方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7-18cm,宽5-10cm。叶缘全缘,羽脉10-11对,叶柄红色,有疏毛。

【功能主治】 抗癌,散结,破血化瘀用于多种肿瘤,如胃癌、肠癌、绒毛膜上皮癌、淋巴肉瘤等。提醒您:喜树果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

喜树果浸膏:每日量约相当于生药2~3钱,分3~4次服。注射液,每2毫升含生药8克。每日用2~8毫升肌肉注射、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。对于银屑病的治疗,使用20%喜树子软膏外用,同时并用喜树子注射剂(每毫升含生药3克)肌肉注射,每次6~9克,每日3次或每次9克,每日2次。

清热解毒 喜树果的清热解毒作用主要表现在其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热毒;在中医理论中,热毒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,如痈疮、喉痹、瘰疬等;喜树果味苦、辛,性寒,归脾、胃、肝经,其苦寒之性能够直接作用于体内的热毒,将其消散或排出体外。

中药图谱大全:喜树图谱

【中药化学成分】:全株含喜树碱(camptothecine),根中含率约0.008%,根、根皮、树皮、果实、树枝含量分别为1∶2∶1∶5∶0.4。根中尚含喜树次碱即印度鸭脚树碱venoter-pine),3, 3,4-三甲基并没食子酸(3,3,4-tri-o-methyl-ellagic acid)及谷甾醇。

刺玫果皂苷、毛冬青皂苷、西洋参花皂苷、银杏叶黄酮、葛根黄酮、橙皮苷、荞麦芦丁、川乌、草乌总生物碱、喜树碱、川芎提取物(含川芎嗪及阿魏酸)、银杏内酯及白果内酯、丹参总酚酸、茶多酚、紫草宁、白芍总苷、赤芍总苷、紫苏色素、胆红素、大黄游离蒽醌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