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府逐瘀片牛皮癣 血府逐瘀汤牛膝作用

作者:小新 时间:25-08-24 阅读数:9人阅读

牛皮癣喝什么中药?

清热解毒类中药 如金银花、连翘等,这些药物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热毒,改善牛皮癣患者因内热引起的皮肤症状。 活血化瘀类中药 如丹参、赤芍等,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皮肤局部的微循环障碍,从而减轻牛皮癣的皮损症状。

牛皮癣的中药治疗主要分为血热、血燥以及血瘀三种证型,常用的中药及中成药如下:血热证: 复方青黛胶囊:用于治疗血热型银屑病。 复方青黛丸:同样适用于血热证银屑病的治疗。 消银颗粒/胶囊/片:具有清热凉血、养血润燥、祛风止痒的功效,适用于血热型银屑病。 克银丸:也是针对血热证银屑病的治疗药物。

对于中医的牛皮癣: 清热凉血类中药:紫草、白花蛇舌草、紫花地丁、紫贝天葵、蒲公英等,这些中药有助于清热凉血,缓解神经性皮炎的症状。 润肤类中药:黄精、当归、甘草等,这些中药可以用于外敷或内服,以润肤止痒,改善皮肤干燥的症状。

清热解毒:黄连:黄连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痒的作用,可以用于血热证牛皮癣的治疗。可以使用黄连煎剂外用或内服。银花:银花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痒的作用,可以用于牛皮癣的治疗。可以使用银花煎剂外用或内服。凉血滋阴:生地黄:生地黄具有滋阴清热、凉血止痒的作用,可以用于血热证牛皮癣的治疗。

修正肿节风分散片联合用药(总有效率95%)

肛周脓肿及瘘疮治疗:肿节风、青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合用。3 咳嗽、咳痰不停治疗:肿节风与盐酸氨溴索合用。3 肺炎所致高烧不退治疗:肿节风与对乙酰氨基酚片或扑热息痛合用。3 蛇胆疮(带状疱疹)治疗:口服肿节风,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,外用肿节风与鲜马齿苋捣碎敷于患处(敷药前先用三棱针刺破疱疹)。

肿节风(肿节风分散片)别名:九节茶、九节风、接骨莲,九爪龙。性味:苦、辛、平。归经:归心、肝经。入药部位: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干燥全株。肿节风的用法用量 - 用法:煎汤,9~15g;或浸酒。- 外用:适量,捣敷;研末调敷和饥缺;或煎水熏洗。- 炮制:夏、秋二季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

体外台盼兰染色法实验表明,肿节风挥发油对L615细胞有很强的直接杀伤作用,其ED50为50mg/ml,肿节风干浸膏、总黄酮及肿节风注射液亦有一定作用。琥珀酸盐肿节风结晶乙及挥发油所含之部位A及C对肉瘤180(A)癌细胞核分裂有直接抑制作用,经肿节风注射液处理的L615细胞丧失繁殖能力。

血府逐瘀汤对牛皮癣有什么帮助吗

1、血瘀型:治宜活血化瘀行气,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。(3)血燥型:治宜滋阴养血润燥,可用天冬、麦冬、丹参、当归、蜂房、生地、土茯苓、鸡血藤。血虚者亦可用当归饮子。中成药复方青黛胶囊等及单味药如雷公藤、昆明山海棠、黄芪、丹参、当归及板蓝根等治疗本病亦有效。

2、血府逐瘀汤加减。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黄、川芎、赤芍、牛膝、桔梗、柴胡、枳壳、甘草。进行期者,倍用生地黄;静止期者,将生地黄改为熟地黄、赤芍改为白芍;血热型者,加白茅根、水牛角、生槐花;血燥型者,加当归、天花粉、鸡血藤;痒甚者,加白鲜皮、蒺藜、乌梢蛇。消银除屑饮加减。

3、治疗牛皮癣 菊花粥:将菊花去蒂,晒干,研成细粉备用,粳米50-100克煮粥,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10-15克,再煮一两分钟即可。每日服用能清心、除烦、悦目、去燥。菊花膏:以鲜菊花加水煎熬,滤取药汁并浓缩,兑入炼好的蜂蜜,制成膏剂,具有疏风清热、明目之效用。

4、针对不同情况,他采用多种方剂进行治疗,如泻火解毒的四妙勇安汤、四妙汤和五味消毒饮,活血化瘀的痛风汤和血府逐瘀汤,温阳驱寒的阳和汤和当归四逆汤,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汤和滋阴降火汤,以及补气保元的归脾汤和六君子汤。

5、血瘀阻络证 病程较长,反复发作,多年不愈,皮损紫暗或有色素沉着,鳞屑较厚,或伴有关节活动不利,舌暗有瘀斑,脉象细涩。治宜活血化瘀,祛风润燥法。方选血府逐瘀汤化裁。药用:桃仁10g,红花10g,赤芍15g,当归15g,生槐花20g,丹参30g,枳实10 g,桔梗6g,川牛膝15g,紫草10g,生甘草6g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6、常用中成药:血府逐瘀口服液,10ml,每日3次,口服。(4)气血两虚型。白斑色淡,边缘模糊,发展缓慢,伴有神疲乏力、面色恍白、手足不温,舌质淡,苔薄,脉沉细。治法:调和气血,疏散风邪。方药:八珍汤加减。